- 首頁
- 民文
- English
- 網(wǎng)站無障礙
- 舉報

- 登錄
在銘記與傳承中奮力前行 全省各地以多種形式緬懷革命先烈
秋風寄哀思,英烈永銘記。今年9月30日是我國第十二個烈士紀念日。連日來,山東各地通過舉辦烈士公祭儀式、開展英烈事跡宣講、展覽紅色文化作品等多種形式,精心組織開展“紅色九月”英烈文化主題宣傳活動,緬懷革命先烈、傳承英烈精神。
9月30日,臨沂市在華東革命烈士陵園舉行烈士公祭儀式,部隊官兵代表、黨員干部代表、群眾代表和師生代表向革命烈士致以崇高敬意。省公安廳在山東省人民公安英烈紀念園舉行公安英烈公祭儀式,深切緬懷新中國成立以來山東公安機關為公安事業(yè)獻出寶貴生命的786位公安英烈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烈士紀念日當天,全省各地組織烈士公祭儀式141場次,全省各級黨政機關、企事業(yè)單位、駐魯部隊、大中小學校約8萬人次參加;濰坊、威海、泰安、菏澤4市舉行《烈士光榮證》頒授儀式,為2024年度評定的5名山東籍烈士的遺屬頒授《烈士光榮證》。
英雄有名,忠魂歸根。今年9月24日是濟南戰(zhàn)役勝利77周年紀念日,濟南市在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園為40位尋親成功的濟南戰(zhàn)役無名烈士立起豐碑。近年來,山東持續(xù)開展“為無名烈士尋親”工作,濟南、泰安、聊城、菏澤等地積極推動部署,創(chuàng)新使用DNA信息比對、人工智能等技術,為烈士畫像,制作烈屬與烈士跨時空“相見”紀錄片,幫助更多烈士“回家”。截至目前,全省已為1446位烈士找到親人,讓890位未能留下照片的英烈面孔“活”起來。
全省各地廣泛開展“紅色九月”英烈文化主題宣傳活動,通過多樣化的主題宣傳激發(fā)全社會愛國熱情。濟寧市兗州戰(zhàn)役紀念館啟動“緬懷先烈·致敬英雄”主題紀念儀式,黨員干部、退役軍人及大學生代表整齊列隊、集體默哀,追憶革命先輩浴血奮戰(zhàn)的崢嶸歲月;臨清市戴灣鎮(zhèn)中學組織新生徒步前往陳官營抗日戰(zhàn)爭資料陳列館參觀,向革命先烈致敬;青島市革命烈士陵園啟動“紅色九月”紅色文化宣傳月,聯(lián)動青島各區(qū)(市)、各級烈士紀念設施共同推出多項貼近群眾、形式新穎的宣傳教育活動,累計接待參觀者超1萬人次。
“在抗美援朝戰(zhàn)爭中,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克服重重困難,英勇頑強、舍生取義……”9月1日,老戰(zhàn)士姚洪吉生動講述著抗美援朝戰(zhàn)場上的戰(zhàn)斗故事,為棗莊市臺兒莊區(qū)邳莊鎮(zhèn)旗桿小學師生帶來一堂意義非凡的“開學第一課”。為切實講好紅色故事、傳承英烈精神,今年,省退役軍人廳精選英烈講解員、烈士親屬、退役老兵等組成宣講團,赴濟南、濟寧、濱州、東營、泰安等地開展“山河映忠魂”英烈故事巡回宣講活動。省烈士事跡編纂和宣傳教育中心結合新生軍訓、國防教育月,開展英烈文化“六進”、英烈文化走進青少年開學季等活動,以英烈故事宣講、展覽等形式走進全省大中小學,覆蓋師生120余萬人。
烈士紀念設施是傳承紅色血脈的重要載體。山東省積極推進管護工作規(guī)范化、標準化。今年,山東5處烈士紀念設施獲評第七批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,6處烈士紀念設施獲評第四批國家級抗戰(zhàn)紀念設施、遺址;啟動“零散烈士紀念設施集中遷移保護專項行動”,聚焦“應遷盡遷、集中管護”,結合當?shù)仫L俗和群眾期盼,在省內多地隆重舉行散葬烈士墓集中遷葬儀式,將4900處零散烈士紀念設施遷入烈士陵園或集中管護點實現(xiàn)集中管護。(董方舟)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
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
關注人民網(wǎng),傳播正能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