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日報刊發(fā)濱州市市長李春田“代表之聲”:社會救助要兜住底、兜準底、兜好底
2025年08月21日09:46 | 來源:人民網-《人民日報》

代表之聲
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“要扎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”。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,民生是重要落腳點和關鍵發(fā)力點。如何加力民生保障,夯實高質量發(fā)展基礎?記者采訪了4位全國人大代表。
——編 者
全國人大代表、山東省濱州市市長李春田:
社會救助要兜住底、兜準底、兜好底
社會救助是保障基本民生、促進社會公平、維護社會穩(wěn)定的兜底性、基礎性制度安排。近年來,濱州入選全國服務類社會救助試點。在濱州,“民生部門提項目、慈善組織募資金、愛心企業(yè)廣參與、專業(yè)機構搞服務、困難群眾得實惠”的慈善救助模式,促進了政府救助與慈善幫扶高效聯動。實踐證明,只有持續(xù)深化社會救助制度改革,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,實現救助資源統籌銜接、救助信息聚合共享、救助效率有效提升,才能兜住底、兜準底、兜好底。
錨定更精準。要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(tài)監(jiān)測,將低保對象、特困人員、低保邊緣家庭、支出型困難家庭、防止返貧監(jiān)測對象等納入監(jiān)測范圍。濱州建立救助政策主動告知、對象主動發(fā)現、信息主動公開“三主動”工作機制,以政策的高效落實推動救助的優(yōu)質供給。
聚焦高質量。要推動“物質+服務”綜合救助模式建設,以統籌救助資源、精準對接需求、增加服務供給、提升兜底質量為重點,為困難群眾提供照護服務、生活服務、關愛服務,幫助解決實際困難。
推動可持續(xù)。要樹立更加積極的救助觀,增加發(fā)展型救助政策供給,因人施策開展技能培訓和就業(yè)指導,鼓勵、引導和支持更多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眾實現勞動自救。
(本報記者李蕊采訪整理)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8月21日 18 版)
(責編:公雪、邢曼華)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